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10日上午举行记者会,主题是“政协委员谈文化建设”。出席记者会的有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姜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画院名誉经理龙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力等。
姜昆:
用好的作品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
在回答有关“幸福感”的问题时,姜昆表示,幸福感与文化建设关系密切。要增加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就需要艺术家创造出优秀的文艺作品。真正好的作品还是出在年轻人的手里。“我跑到大学里去,听他们讲相声,人家大伙儿呵呵乐,我就跟外国人似的,不知道乐什么。人家说‘小强’,我问‘小强’是什么?他说‘小强’就是蟑螂。我就又不知道了。所以出现了好的艺术作品,大家高兴,那肯定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如果距离时代远了,我就觉得挺不幸的。”
“有人把现在的文化现象归结于‘高雅变高兴、知识变知道、理想变梦想’,我深有感触。我认为高雅的东西让人高兴,但让人高兴的东西并不见得都是高雅的;知识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还要更加深入地去理解;梦想是理想中的一部分,但不能把我们人生追求的目标变成梦想。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各行各业一起努力。”
冯骥才:
文化承担的责任就是使人们精神幸福
“文化承担的责任就是使人们精神幸福。”冯骥才说。
冯骥才特别注意这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关于文化的表述,去年说“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说“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这就是文化的本质,体现了国家的文化自觉。但是只有国家的文化自觉是不够的,国家的文化自觉必须转化成全民的文化自觉,这样我们国家的文化才有希望,社会的文明才能进步。”
龙瑞:
文化要洋溢在每一个国民的脸上
弘扬和继承中华文化在两会中得到了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可以说也是我们的一种文化立场。特别是我感觉到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从我们中国人来说,过去把我们的文化看成是安身立命的文化认同的纽带,现在在文化建设中,特别需要我们有文化的认同感。
龙瑞说,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对于提升整个民族的审美能力与精神素养非常重要。对树立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当下各类艺术创作、艺术创新的源泉。这些文化应该流进每一个国民的心口,同时要洋溢在每一个国民的脸上。
尹力:
面对快速变化的中国,电影人不能缺席
尹力谈到,中国电影全面产业化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0年票房逾百亿元,但这不等于中国已是电影强国。现实题材的作品,表达当下的作品,还不够多。中国电影有非常好的传统,出现过那么多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当下、针砭时弊、为民代言的好作品。
面对快速变化的中国,电影人的失缺、失语、无语、缺席无疑会留下极大的遗憾,这些影像的记录在后人来看就是当代社会的文化读本。除了多建影院,让其辐射更广以外,还应该潜心于如何创作更多满足当下人们多样的审美需求和娱乐需求的作品。(记者张健赵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