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虚拟现实中的人机交互
报告时间:2015年9月11日(周五)3:00
报告地点:信息学院6楼会议室
报 告 人:潘志庚 教授 博导
单 位:杭州师范大学数字媒体与人机交互研究中心
报告人简介:
潘志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图像图形学会虚拟现实专委会名誉主任,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娱乐仿真专委会主任,浙江省娱乐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杭州师范大学数字媒体与人机交互研究中心主任。
1993年获浙江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进入浙江大学工作,从事计算机图形学基础理论和算法的研究。以突出成绩在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在1996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8年被浙江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2000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全国100名),2008年被评为全国奥运先进个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数字博物馆、互动艺术、数字娱乐与游戏等。发表论文180多篇,其中国际重要期刊和顶级会议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EI论文120余篇;发表的论文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引用;根据Google Scholar,论著被他引近2000余次。其中2012年发表在TVCG上的论文成为全球1%高引论文;2006年发表在C&G上的论文,成为2005年以来被ScienceDirect列入中国作者发表的所有计算机论文中,最受关注的50篇论文(排名第七)。这些理论研究成果除了被学术界承认外,还在国家重大工程或项目(虚拟奥运博物馆,航海模拟,漫游京杭大运河和上海世博会)中得到成功应用。2001年获得中国高校科技进步奖 (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2011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 年分别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即新世纪人才计划),2002-2005/2013-2016二次担任浙江省特聘教授(钱江学者)。在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和数字娱乐等方向上有比较大的国际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应邀担任ACM SIGGRAPH学会教育委员会亚洲区代表(2006-2008),担任SIGGRAPH Asia图形学顶级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2011), 担任IEEE VR 2013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中国学者首次担任该职位);担任国际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irtual Reality(IJVR)主编(2006-2013)、国际期刊 Transactions on Edutainment主编(2008--)、国际虚拟系统与多媒体协会(VSMM) 主任(中国部)。2005年开始从事数字博物馆和互动艺术的研究,2006-2009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数字奥运博物馆”,2004-2006年承担“ 漫游京杭大运河”项目,并发明清明上河图动画技术, 最后被水晶石公司‘借用’到上海世博会的展览中。在2010年提出了基于无标记的徒手手势的交互技术,并发表在虚拟显示领域顶级国际会议—IEEE VR 2010上。
潘志庚教授担任多个国际国内会议的主席/程序委员会主席/组织委员会主席等。
报告内容:
数字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在最近十多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包括图形图像、多媒体、动画游戏、虚拟现实和人机交互等,已经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次报告会将介绍报告人近20年来在数字媒体和虚拟现实以及人机交互方面的成果,介绍其中的技术和应用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