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轮播图片新闻 > 正文
关于举办计算机学院青年博士论坛的通知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17-11-13

为推动学院的团队建设和科研工作,鼓励学院老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学院决定举办青年博士论坛,开展系列主题报告与交流研讨活动。论坛首次活动安排如下,请各位青年博士、研究生和其他感兴趣的老师参加。

    间:20171115日(周三)下午130

    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六楼会议室

报告人:吴旭姿博士

题名:认知雷达发射与接收联合处理方法研究

摘要:

自适应处理技术是雷达信号领域的关键技术。它不仅包含接收端的自适应信号处理,发射端的自适应设计与优化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磁干扰环境的日益复杂,仅靠雷达接收端的处理算法来实现理想的性能指标已变得越来越困难,部分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雷达发射端以期望发掘更多的系统潜能。经过不断地探索与研究,认知全自适应信号处理方法被认为是提高复杂环境中雷达探测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此思路下,雷达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自适应管理发射与接收方式,优化工作参数,从而最大化躲避或抑制杂波及干扰,改善对目标的检测、跟踪、识别等性能。这无疑对于提升雷达在复杂环境中的生存及作战能力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因而也成为了未来智能雷达系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报告围绕认知发射与接收联合处理问题,主要内容涵盖基于目标与环境先验信息的波形设计方法,基于环境/目标匹配的认知发射-接收联合处理方法,面向距离模糊杂波及欺骗式干扰抑制的发射-接收联合处理方法等。

报告人简介:

吴旭姿,博士,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雷达信号处理、运动平台载雷达信号处理、阵列雷达信号处理等。

 

 

 

报告人吴梦麟  博士

题名:SD-OCT视网膜图像分析和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视力障碍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视网膜病变是影响视力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如老年黄斑性病变(AMD)、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近几年,由于光学相干断层(OCT)成像技术具有成像速度快、高分辨率、非侵入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视网膜疾病诊断治疗,尤其是频域OCT (SD-OCT)成像技术,能够观察到视网膜内部三维精细结构。利用图像处理和识别手段量化分析SD-OCT 视网膜图像病变区域,实现辅助诊疗视网膜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研究价值,同时,也具有极大的挑战。一方面,随着SD-OCT 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通过计算机对视网膜病变区域进行有效快速地分割和量化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SD-OCT 成像技术提供更多眼疾相关的临床生理表型,如何利用临床生理表型建立疾病演化模型评价诊疗效果,预测病变演化趋势,是当前眼科领域热点研究课题。

报告人简介:

吴梦麟,博士,2014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2016~2017年韩国成均馆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包括视网膜图像处理与病变分析,医学图像检索与数据挖掘。在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 Optics Express等期刊以第一作身份发表SCI论文4篇,EI论文3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2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面上项目1项。